- +1 有同感0
- 首页
常听人说一个人在中国说不出英语,一到国外就只会说英语不会说中国话了,回国后还要适应一下才能说出中文。人脑中有在“常用语”“其他语言”间切换的“开关”吗?(此处开关是比喻义,只是说这样一种功能,不是说大脑中真有一个区域负责这个)
最佳答案
语言学中的确有一个“开关”的概念,英语里叫code switching, 中文翻译是语码转换。这个概念更归于社会语言学的范畴而不是认知语言学的范畴。
首先这个概念是指一个人在一段完整的对话里,随意切换成不同的语言,理想状态下是清晰完整的段落切换,而现实中往往会有单词切换,句子切换等等。
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,社会语言学的假说很多,大概可以解释为:一,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熟练程度。二,语言使用者对不同语言的转换熟悉度。三,语言使用者使用不同语言的语境以及对所处文化的认同感。
一,有的人可能中文或者英文有一项很差,所以到了一个区域,熟练度差的语言自然就不足以表达复杂的思想,使用者就会转用熟练度高的语言了。
二,有的人可能英文和中文都很好,但是两者间没建立过联系。比如没有学过语言学,没有学过翻译,用英语学习的新的知识体系没有迁移到汉语知识体系里等等原因,导致使用者遇到一个只出现在一种语言里的概念时,只能用相应语言去表达。
三,语境不同,使用者需要转换语言。这样的例子很多,比如标准语与方言,英语与当地语言的冲突等等,使用者对那种语言的认同度更高,会更多地使用该语言。
-
2016.12.17
不同的语言处理过程是不一定是一样的。在视觉词汇提取的处理上,最近的实验(行为实验和ERP)结果大多支持人脑是没有不同语言的开关的。
当然不管是作语言哪个层面的处理,这都和二语习得的年龄、方法,以及任务处理的条件有关。因此不宜擅作定论。
+1 0评论(0)